? ? ? ?在過去的幾年里,關于垂直電商APP已死的觀點從未停息,在老牌垂直電商APP紛紛踏上轉型之路的同時,母嬰、生鮮等新興垂直電商APP開發又被視為電商行業的最后一片藍海,不斷傳出的融資和倒閉消息時刻拷問著每一位從業者:怎樣才能徹底走出垂直電商魔咒?
? ? ? ?2016年伊始,深陷打折私有化的聚美優品提出轉型,聚美優品稱要在三年內打造“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但整個2016年,聚美優品都很少出現在科技媒體的版面里,而是在微博、直播等社交平臺屢屢出現。
? ? ? ?回顧2016年聚美優品儼然與當前的網紅、嫩模渾然一體,聚美優品App內也上線了直播欄目開啟電商+直播玩法??梢哉f,在網紅經濟大行其道的2016年,聚美優品的轉型是諸多垂直電商的一大亮點。
? ? ? ?與聚美優品一樣,唯品會也面臨著轉型,目前來看,唯品會將轉型的方向主要分兩個方面,即互聯網金融和跨境電商。盡管2016年跨境電商遭遇了政策洗禮,但是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未來跨境電商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 ? ?事實上,“保持垂直優勢還是擴充品類與大平臺抗爭?”是以唯品會、聚美優品為代表的老牌垂直電商多年來經常被拷問的一個話題。盡管,垂直電商和綜合平臺相比的優勢是能夠聚焦細分市場,容易做出特色產品,但殘酷的現實是消費者對一站式購物有著天然的需求。
? ? ? ?盡管唯品會和聚美優品當前都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或在上下游挖掘新的增長模式,但在2017年網紅經濟帶來的市場紅利將會逐步消退,跨境電商也將延續洗牌,屆時如果不能將用戶粘度提升,仍將有可能面臨永遠消沉的結局。
? ? ? ?在生鮮電商APP領域,一方面,是資本對生鮮電商的熱捧持續進行:易果生鮮在2016年完成C輪融資、本來生活完成1.17億美元融資;另一方面,卻是生鮮電商企業哀鴻遍野,有機、原產地、進口是幾乎每一家入局的生鮮電商給自己打上的“獨有”標簽。不過,眾多華麗標簽依舊掩蓋不了一個殘酷的事實:生鮮電商運營模式存疑,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盈利者少之又少。? ? ? ?此外,在資本的壓力下,所有生鮮電商APP過度追求規模,忽視盈利,也是近幾年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不過,不可否認的是,較低的滲透率還是給生鮮電商提供了潛在發展空間,而生鮮電商也并非無解之題。
? ? ?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的報告,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的市場將有望超過15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0%。而目前,生鮮食品在我國的電商滲透率不到1%。同樣也曾受到資本和創業者追逐的母嬰電商APP,也在經歷了價格戰、跨境電商新政之后沉寂了許多,在2016年完成了D輪1億美金融資的貝貝網和同樣拿到D輪融資的蜜芽成為母嬰行業的領跑者,而二者之間的拉鋸戰仍將在2017年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