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互聯網+趨勢愈演愈烈。移動互聯網成為眾多創業者爭先恐后加入的陣營。盡管已經有了幾年的手機軟件開發歷史,但多個領域的app數量仍然在不斷增長。增長的背后卻是一批批企業的快速消亡。據相關數據顯示,前兩年,獲得過第一輪融資的企業近一千家,但只是過了一年便維持不下去。那么,2016年,是否會是app開發者一個全新起航還是寒潮的一年呢?恐怕是后者居多。
App寒潮論的依據是什么
?
都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它會實現呢。只是在懷揣夢想的同時,還需要看清現實。之所以認為2016年app開發創業會越發艱難,主要有下面的幾個原因。
?
資本處于低迷期
?
資本回歸理性,且處于低迷期,直接影響著手機應用的持續發展。去年的八月開始,資本投資總額明顯縮水,從原先的五十多億減少到四個億。能在這段時間獲得融資的產品,寥寥無幾。除了個別在領域里做得比價好的平臺能繼續得到資本青睞外,創業公司的產品基本很難取得融資。這對剛創業的公司來說,如同釜底抽薪,頓時哀鴻遍野。
?
由于缺乏資本的投入,推廣上的力度自然不足,影響到產品的曝光度和用戶下載量。眾多同質產品的出現,加劇競爭的強度,導致獲取用戶的成本激增。沒有后續的資本支持,假若產品的用戶體驗不夠好,想要有好的用戶粘度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資本低迷,對創業公司來說,無異于失去了港灣。
?
用戶導流難
?
一個手機app誕生后,需要有用戶。第一批的種子用戶尤為重要。能否在短時間內獲得一批忠誠的種子用戶,對以后的推廣有很直接的影響??墒?,不少手機軟件在推廣的初期,急于提高產品的下載量,并沒有精準鎖定目標用戶,不注意用戶的導流。為此,沒有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推廣成為一個艱難且耗時耗力的事情。因此導致推廣的成本增多,且用戶的導流更加艱難。
?
盈利模式是瓶頸
App開發創業,不是說說玩的。任何的企業都不能離開盈利模式的思考。很多初創公司的組建,起初不過是一些技術人員。滿腔熱血地為了用戶需求,提高用戶體驗而加班加點,但就是沒有考慮盈利的問題。如果認為產品做好了,有了足夠多的用戶,自然就會盈利。那還是天真了。誠然,假若用戶足夠多,可以依靠廣告來賺錢。但是,在你產品沒有足夠多用戶之前,你可能就有已經彈盡糧絕了。
?
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同質產品越來越多,激烈的競爭,推廣的損耗,其成本投入不容小覷。沒有盈利模式,而是把所有的希冀都寄托在等有了用戶之后,那恐怕大多都堅持不到那個時候就偃旗息鼓了。尤其在現在資本的低迷期。以上幾點不過是個人的觀點,或許有些以偏概全或是一葉障目,但總的來說以app開發發家已經沒有在初期那么容易了。
?
本文由嘉興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轉載需注明出處/tag_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