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為了向中國傳統的馬年道別,日前,被稱為互聯網“二馬”(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麾下陣營圍繞春節紅包,又爆發了一場“暗戰”。
本月2日,阿里系產品支付寶錢包優化了春節紅包分享功能,新增微信及QQ入口。然而數小時后,網友發現,支付寶錢包在微信的分享接口已無法使用,導致支付寶錢包的紅包無法分享到微信平臺。
幾乎是在同時,一些微信商戶亦反映,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開設的店鋪無法使用支付寶收付款,頁面提示為“淘寶屏蔽了來自微信的瀏覽器請求”。
“支付寶為商戶包括商戶的微信店鋪提供的支付服務沒有任何變化。商戶和消費者對于無法使用支付寶收付款一事如有疑問,可以聯系微信方面咨詢?!?日,阿里公關部門如是回應中新社記者。言下之意,是微信擴大了針對支付寶紅包的屏蔽范圍,以至于傷及微信電商客戶。
中新社記者就此聯系了騰訊公關,后者的回應亦暗藏鋒芒——近期微信平臺收到的用戶舉報顯示,很大一部分涉及假貨售賣、虛假紅包、欺詐等違規行為的源頭都來自于少數第三方平臺鏈接分享。為了保護用戶的權益,從源頭避免相關風險,微信公眾平臺近期將對違規的第三方平臺行為逐步整治。
時值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網身陷“假貨門”輿論漩渦。圍繞這一話題,阿里先是與國家工商總局打響“口水戰”,而后被美國律所盯上,被后者指控“發布誤導性聲明并隱瞞受到監管調查的情況”,在美國面臨集體訴訟。
在4日提供給中新社的聲明中,阿里也特別強調,微信店鋪使用支付寶接口收付款,與支付寶的其中一個商家淘寶網無任何直接關系。
有分析認為,騰訊屏蔽支付寶的動機并非單單是為“打假”。自從2013年8月微信上線支付功能,與支付寶形成直接競爭后,騰訊、阿里系產品就已多次短兵相接,被人戲稱為移動支付的WAQ(Weixin支付、Alipay支付寶、QQ錢包)大戰。其背后,是兩者對于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用戶和渠道的爭奪。
“對于在此期間因為支付受限而被影響到的商家,我們歡迎接入微信支付?!痹隍v訊給中新社記者的書面回復中,似乎無意掩飾上述動機。
而對于移動支付的爭奪,早已延燒至其它互聯網巨頭。近日,百度錢包宣布進軍電影票市場,用立減模式大推移動支付,百度在線下一些與其合作的商家收銀處也搞起了掃碼支付贈紅包的“燒錢營銷”。新浪微博也積極加入了戰團,以與明星“大V”互動為主要方式,用紅包刷屏。